【自言自語】購物狂購物開心嗎?—斷、捨、離後心態的改變

--

Joy 2 my life

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

「斷、捨、離」我真的做到了嗎?

某一天的下午,我開始整理那個已經堆到爆炸的房間,經歷5個多小時 — 翻出來、分類、回收、重新排列 — 的循環過程,讓我的書桌看到那個光亮的桌面、然後後方的櫃子也不再總是堆的滿滿的,同時心中的某一塊也明亮了許多。

  • 那之後的第一天,整理完,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有一種在清單中,豪邁畫下那一筆刪除線的輕鬆感。
  • 隔一天,拿起手機照樣滑開購物軟體,思考著可以買些什麼止汗劑拉、追直播買衣服等等,然後臨時想到,對了!我的衣櫃好像也還沒整理到,然後,想著想著,沒做什麼,就又睡過去了。
  • 第三天,想整理衣櫃,但是想著那麼多,一定又要花個2–3個小時了,想想就累,還不如做點別的事情……

所以,我又再一次的拿起手機:

那時,我滑到了是一隻關於斷捨離的採訪影片,也沒怎麼細看,只是聽到她說,化妝品只有四隻唇膏、四對耳環時,蠻驚奇的,看完整支影片後,我只記住了一句話:「因為我發現我很喜歡極簡生活的方式,房間越乾淨,我覺得越舒服,所以才開始慢慢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。」腦中浮現的是,我喜歡我現在的房間嗎?每天買買買,然後每半個月再花5個小時大整理、丟東西、重新歸位,這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?已經用這個模式生活多年的我,第一次認真的審問著自己,為什麼我追了這麼多「健康生活」的網紅,卻沒有想過其實這種才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,也從沒有嘗試,為了這種生活方式而做些許的變化呢?

問題一個個浮現,但那時我沒有細想,只是搜尋中打了個熱門關鍵字「斷捨離的簡單生活」,然後點開搜尋結果列出的第一支影片,因為開著車,我沒有看影片,而像是podcast的方式聽,她的聲音,剛開始會覺得有點小聲、語句之間有點連綿、咬字不太清楚,但是,漸漸的會越來越讓你感到舒適,像是整個身體陷入懶人椅中的感覺,跟著這個溫暖的語調,我才慢慢的跟著她的聲音,進入一段自我問答的舞台劇中,那淺白的字句像是旁白,清清淡淡的陳述著,卻像是警鐘一樣敲響了我的心,曾經以為的理所當然也隨之震盪。

下班之後的我們時常想要放鬆,開啟手機就開始滑購物網站,偶爾刷一刷社群軟體,也會看到感興趣的廣告頁面,如果負擔不太重,幾百塊覺得很好看想要的時候,轉而馬上下單購買。她說,那時的她享受到的是一個購買到的滿足感,其實等收到商品之後,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高興、喜歡了。還有一些,是關於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之間的定義差別,衝動購物不外乎就是,購買的當下是認為「需要的」,帶過了一段期間使用後,才能明確的瞭解,這項物品是否為真正的必需品,還是終究是自己「想要」的產物。

衝動買下的是快樂,還是負擔

這時我想到了自己,我很喜歡看時尚的網紅,或是滑一些還不錯的購物網站,看著模特兒身上亮眼的衣物、飾品,總認為衣櫃就是裡少了這一件,因而衝動的買下又合穿又好看,當下認為CP值真的一極棒的衣服,但是,甜蜜期僅僅維持到收到商品的那一刻,它就註定要被我封印在已經快要爆滿的衣櫃中,等到想起來或是偶然翻到時,已經皺巴巴的像是鹹菜了,或許這幾個月就會穿那麼一兩次,也許並沒有那麼合身,也許風格還是跟我平常不太相符合,一條條因素讓他逐漸黯淡,直至被我遺忘,再等到下半年整理時翻出來,又捨不得丟時,繼續的塵封在那一隅,不見天日。

今天認真檢視,才發現其實我只需要那麼幾件衣服,讓我放鬆時有舒服的衣服、運動有機能性的服飾、工作有正式的套裝,除此之外,多餘的我,真的沒有那麼清楚的腦袋,去記著這麼一些衣服的搭配、輪流的時機等等,有時候太多,反而讓我眼花撩亂,時常面臨出發前還要選衣服的選擇障礙中。就像是化妝品,那一隻隻,不同時段,認真去一一搜尋、爬文、比價後的高CP值口紅,顏色幾乎都一樣,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,真的擦了上去,每一次見面,朋友也都分不來其中差異,如果我自己開始不太認真的去比較那些色差,說真的其他人好像也不會發現,只要有那麼一隻,每次一定會被稱讚的口紅就好了。

美,是一種態度

其實,衣服、化妝品,不外乎的就是個人表面的形象,當我問詢問自己,為什麼會喜歡上這些偶像或是網紅時,我發現自己多半是被他們的魅力所吸引,商品本身並不是最主要的,而是他們在言行中、個人網站中所表現出來無形的價值觀,一如他們社群相片的作品就是代表著他們專屬的個人風格,而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代表著我們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,差別是,他們的魅力是展現出來、較為具體而明顯的,而我們是需要自己慢慢地觀察與體會的。

在認真的想一想,其實衣服、化妝品還是可以買拉,但是,就如同影片中所說的,先放在購物車中考慮一段時間,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決定。

日本人口中的斷捨離其實是一段重新面對自我、整理心理壓力與調整生活的過程。

會衝動寫下這一篇文章,主要是打算紀錄一下,這一刻想改變的自己。

自己本身是每一年都有固定整理東西的習慣,小時候是寒暑假期間媽媽會要求自己整理房間,長大後也就漸漸的習慣了,因此,也一直沒有發現「一買一丟」這個看似「斷捨離」的迴圈中有著「買買買」的盲點存在,就如同我父親的生活哲學「丟是為了等下一個更好的進來」,東西永遠不會減少,卻花許多時間在整理、翻找的過程,買到的商品就像是纏人的東西,也像是大家口中的壞習慣,不想要了卻也難以捨去。

只是沒想到一個下午的清理,會讓自己覺得輕鬆很多,也才發現其實是自己自作孽,買東西回來麻煩自己,快樂指數也只存在於下單前後短短的幾分鐘,卻要讓自己在往後幾年間,睡在被衣物堆滿的衣櫃間,翻找永遠找不到的那一件衣服,生活中的不便如同無聲的客訴,自己心中永遠不會刪去的「整理房間」清單,也都永遠存在著,這些都會讓自己承擔著心理壓力,揮之不去,也因此,這一次的斷捨離才真的讓我感受到心中的輕鬆與愉悅。同時,也讓我決心要找到「適合自己」的生活方式,未來也會在這裡繼續記錄著生活點滴,希望能夠留下一點改變的足跡。

身外之物終究是外物

穿著打扮,或許能夠讓別人對你印象深刻,但在別人的腦海中,個人魅力才是讓你在他們心中閃閃發亮的主要因素。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魅力,慢慢的多了解自己,認真的對待自己,去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,並且樂在其中,那就是你的魅力正在閃閃發亮。

每一天都是多了解自己的過程,小小的變動,也可以感受到那一點點的喜悅,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?可以試試看清理一下,桌上的雜物,或許你也能找出一點點心中的小天地。

疫情期間,有事沒事就來整理房間、整理心情吧~

這邊我也來分享一下平常喜歡看的「生活風格類」YT

planD플랜디:是韓國的YT,不需要字幕也可以看,風格是簡約輕鬆的。

ondo온도:也是韓國的YT,風格跟上面的也蠻像的。

GINA HELLO!:台灣的YT,原本是因為化妝品入坑的,意外喜歡他的Vlog節奏,很舒壓。

アオイの。:是日本YT,原本因為在找化妝品才追蹤的,漸漸的喜歡上她的聲音跟氣質。

Jenn Im:是韓裔美國YT,會分享Vlog跟一些讀書清單、生活哲理,我算是蠻早就開始追蹤她的,原本當然也是因為化妝,但是後來發現更喜歡她的聊天影片,還可以順便練一下英文聽力。

Photo by Kelsey Brown on Unsplash

番外的番外

後來,我認真的重新看了一遍Mrs. Raven烏鴉太太的影片,就像是跟在她的身邊,看他擺弄花朵、泡咖啡,聊著天,回想一下這親切的感覺,就像是回到老家,家中也有那麼一個她,在不同的時空下做著相同的事情,只是我時常埋頭在自己的電腦前,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,偶爾心血來潮,才會跟在旁邊看著她剪花枝、擺弄花盆、煮咖啡,覺得無趣了就繼續回到自己的世界,卻不曾想過有一天的我,會對螢幕外的這個畫面如此的有興趣,那不正是我曾經的日常生活嗎?

想來,手機螢幕不僅占據了我99%的視線,就連腦中也漸漸的被螢幕中的世界主導了,羨慕著螢幕上KOL的生活、渴望網站圖片中的各種精美商品,可以說是活在二次元世界也不為過,如此的我不曾好好檢視我的房間、我的生活,就連家人間的互動都在不經意之間被忽略了。而這些不經意,讓我很難去看到並正視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,大部分的時間,滑個手機、光羨慕他人就夠自卑了,何來的精力去做出改變呢?

不過現在,有了整理1/2房間的第一步,也可以努力的跨出第二步了,我想,我會繼續學習著「斷捨離」的心態,漸漸改掉一些壞習慣—無聊就打開手機購物軟體,慢慢一步步地做出改變,希望有一天,也能找到屬於我的「生活風格」。

謝謝你耐心的看完這篇文章,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多拍拍手,也可以留言讓我知道呦~

--

--

JOY 的幻想天地
JOY 的幻想天地

Written by JOY 的幻想天地

喜歡參加有趣的活動、喜歡想東想西、想要記錄下腦袋的天馬行空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