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柴不理你】養狗須知–原則跟作息很重要

--

Joy 2 my life

Photo by Petr Magera on Unsplash

從前從前…

每個人小時候,總會有一段叫做「我想養隻狗/貓」的童年,但是身為過敏兒童,這件事幾乎不可能實現,媽媽也總對著我們說等你們身體好一點再說,就這樣,說著說著,一句話漸漸的從渴望,轉變為不可能的夢想,每次對著朋友說「我想養隻狗」,最終成了一句可有可無的口頭禪。

有多少次,「夢想」也如此一般,在一次次的自我說服中,用理所當然的態度限制了自己的思維,然後默默的放棄。疫情期間,有多出許多空擋時段,好好的整理相簿、筆記、房間時,才發現,過去那些曾經夢想的痕跡並沒有消失,只是沈默的堆疊在「重要文件」之下,漸漸的被灰塵掩蓋曾經絢爛的痕跡。

那一天得到消息時,我人在國外,對我而言,阿哺就這樣措手不及的到來。殊不知,那是我母親與姊姊暗箱操作之後的結果。

故事是這樣的:早有作案嫌疑的姊姊,在前半年已經多次嘗試著遊說母親,讓她在外宿階段養隻寵物,緩解課業沈悶的心理壓力(!警告!理由不夠充足,不適合做為參考用途)。遊說期間,偶爾,也會上網查一些資料,像是養狗適合的環境、主人需要知道的觀念等。還曾在家人團聚的過年期間,帶著討厭寵物的父親,特地跑去基隆路的寵物店看那些可愛的貓狗(!領養代替購買!),先讓父親有點心理準備。不過這些都沒有讓母親鬆口,一直到半年之後,八月的某一天,心血來潮的母女倆意外經過基隆路口,再次走進那家,他們覺得不錯的寵物店時,看著姊姊抱著那隻小狗露出的幸福笑容,媽媽突然改口同意了!那天一進家門,迎接父親的是 — 佔據客廳不到十分之一的狗籠一個跟裡面兩個月大的柴犬一隻。

很後來了某一天,我問了母親,為什麼沒有持續多年來的堅持,就這麼的鬆口了,她說,看到小孩看到狗狗時那樣滿足的笑容,開心的樣子,真的不忍心就這樣離開,反正小孩也夠大,知道要怎麼負責養寵物的任務,前半年的資料也準備夠了,那,想養就養吧。這個阿撒力的決定,不僅嚇到我,其實也嚇到了開口的姊姊,她說,她以為那天會一如往常的空手而回,沒想到就這樣意外的抱回一隻不安分的小狗,她也很驚訝。

我們與父親的約定

大概很多人想問,那最後是怎麼說服父親,容許那隻小狗待在家中呢?其實父親剛開始真的挺生氣的,不過我們也很認真的跟他約法三章:

一、狗狗目前的活動範圍只能待在客廳,不得進入房間、上床

二、為了維持家中整潔,降低狗毛的可見率,並處理好狗狗的各種味道

三、(私下備註)保持原本的生活作息,不能讓生活方式有太大的改變

只要嚴守前兩項規定,父親基本上不會生氣,不過為了讓他在有狗的環境中生活也能保持身心愉悅,最後一項是大家潛意識中默默遵守的規矩。

有養寵物的人大概會知道,掉毛與寵物的味道基本上很難避免,只能盡力地做到極致,例如:

  • 關小籠子時期:幼犬排便的報紙,一天換兩至三次;保護幼犬的毛巾被與玩具,基本上也會三四天至每週清洗一次。
  • 關大籠子時期:訓練幼犬定位上廁所的尿布墊,不論大小便一律使用過後馬上清潔與替換;床與常用的墊子也會每周清洗。
  • 平常每週才清一次地板,養狗之後幾乎天天都用吸塵器吸狗毛。

除此之外,維持生活作息的平衡大概是最困難的,因為幼犬其實不論品種都蠻難顧的,活動力大之外,也蠻喜歡吵別人的,所以家裡人蠻注重狗狗的作息時間:

  • 每天固定作息(ex: 6am起床 9pm睡覺):白天讓他累到爆,晚上睡覺前也一定要超累,才能跟著人的熄燈時間一同入睡,比較不會吵到家人
  • 掌握好狗狗的續航力:我家這隻小時候很容易沒電,大概出門1–2小時就會很累,想回家睡覺,因此如果想要消耗他的體力,通常也會抓1.5–2小時左右,不能超出太多,要不然睡太久,晚上反而爬不起來,然後半夜業會太有精神。
  • 上廁所頻率:養了一週之後,大概會清楚寵物上廁所的頻率,如果偶爾發現它耍賴不上廁所,只少要讓他睡前再上一次,這樣才不會半夜被吵醒,或是隔天發現狗狗亂大小便很莫名其妙,有時候他只是不會說話,但是從微小的細節中也可以了解他的需求。

這些原則我們一直維持到了三年後的今天,意外的發現到一些蠻有趣的變化:

  • 養成一隻鬧鐘:早上準點7:54分起床,晚上準時10點上床睡覺,雷打不動的提醒你每天要準時起床跟休息。
  • 意外養成一隻有潔癖的狗:想上廁所的時候,如果發現沒有他的尿布墊, 或是尿布墊髒了沒有換時,就會叫一聲,提醒我們要換或是表示想要去陽台的尿布墊上廁所。
  • 知道是星期幾的狗:我們固定星期三會帶他出門玩,星期四會帶她去游泳,星期日會去洗澡,後來才知道,他會因為這些活動提前醒過來,然後瘋狂地提醒你要帶他出門。
  • 還有一個超意外的發現:因為家裡人很習慣會一直對著他說話,而且像是對著一個大人說話的語氣,後來才發現他的詞彙量蠻驚人的,雖然沒有到會識字的地步,但是基本上如果講到關鍵字,他都真的會有不一樣的回應。

以上為個人經驗分享,歡迎留言討論

想知道更多阿哺的生活趣事,也歡迎來追蹤他的IG @bubu_dog.dog

--

--

JOY 的幻想天地
JOY 的幻想天地

Written by JOY 的幻想天地

喜歡參加有趣的活動、喜歡想東想西、想要記錄下腦袋的天馬行空

No responses yet